那曲市尼玛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5-01-24 12:07:06      来源:尼玛县网信办    

2024年,尼玛县委、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的关键时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统筹谋划和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为平安尼玛、法治尼玛添彩,以实际行动为尼玛县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尽责任、作贡献。现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以党的领导为统领,把牢法治方向。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县委常委会不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制度。一年来,县委常委会共听取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2次,召开尼玛县2023年度“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现场述职评议会,对2023年度普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现场评议;召开尼玛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会议暨2023年度专题述法会议,全面压实“关键少数”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明显提升,进一步扛起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好管党治党要求。2024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来信来访8起,受理问题线索34条,了结12件,初核10件,暂存待查12件,立案11件,运用第一、二、三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21人,共挽回经济损失82.19万元,用“零容忍”的态度,坚定不移捍卫党纪国法权威。强化政治巡察,聚焦“七个方面”重点情况,全年共成立3个巡察组,对12个县直部门开展常规巡察,反馈问题287条,提出意见建议135条,开展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督导检查1次,巡视利剑作用进一步发挥。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县各级各部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持续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把“学思想”放在首位,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建立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一年来,全县各级党委(党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222次6430人次,交流发言57次113人次。县委党校(行政学院)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二届六次全会等精神,先后举办2期新入职、新任职干部培训班;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政法干警政治轮训2期,参训96人,撰写心得体会96篇,不断提升政法干警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法治统筹能力持续加强。聚焦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和“八五”普法规划,切实发挥法治建设统筹协调作用,根据《那曲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结合尼玛县实际,研究制定《中共尼玛县委员会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压实法治责任,以高站位谋划推动年度法治建设重点任务有力有序落实。

(二)以依法行政为牵引,厚植法治理念。执法协调监督有力推进。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尼玛县政法系统监督检查工作专班深入政法各单位开展常态化案件评查活动2次,共评查案件9件,检查发现法律文书不规范问题5条。扎实开展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完成对《尼玛县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草案)》的合法性审查,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1份。组织2024年度全区行政执法人员统一资格认证培训考试,为7名新申请办理执法证件人员发放执法证件,督促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并开展行政执法证件专项清理活动,共清理行政执法证件、执法监督证件34个,持续规范执法行为,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严格落实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西藏自治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政府行政决策行为不断规范。调整充实政府法律顾问力量,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一年来,政府法律顾问起草、审核、修改56份合同,提供法律咨询70余人次。依法行政水平显著提升。我县对市政建设、项目建设等重大决策事项,广泛征求公众意见、邀请专家论证、开展风险评估、集体研究决定,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不断增强。强化权力监督制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梳理完成2024年尼玛县政府各职能部门权责清单事项,涉及26家单位,其中公共服务79项、行政权力749项、监管事项1944项,共计2772项。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环境准入,从严控制“两高”项目的审批,预防污染源产生,坚持抓好建设项目的审批、备案及验收工作。2024年年初签订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22份、6个百分之百承诺书22份,登记环境影响备案表52份,环境影响执行率达到100%。行政复议功能有效彰显。我县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将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复议阶段。不断加强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宣传实施,面向社会开展宣传活动20余场次,向全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发放《行政复议法》1680本。举办2024年度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邀请西藏羌塘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勇向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复议工作人员讲解新修订《行政复议法》。2024年,新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件,制发行政复议决定书1份,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升。

(三)以深化改革为抓手,释放法治活力。全面深化改革成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纵深推进改革工作,全县党政群机构由改革前的40个精简至26个,编制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确保工作不断档。县公安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车管驾、户籍办证业务持续优化服务模式,群众车管驾业务应办、快办、尽办,共办理驾驶证换证434人、驾驶人审验45人、免检车辆年审242辆,民警一路“护航”,182名群众顺利通过驾考;主动开展送证、办证上门服务,为考生学生开通“绿色办证通道”,“即叫即到”办证等服务125次,共办理居住登记卡1813张、受理居住证130张、办理居住证签注176张,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以“最多跑一次、只进一个门”为工作准绳,继续深化“放管服”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县市场活力更足,全县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99户,市场主体总数增至1.33万户。全面推动“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等相关改革事宜,实行“双告知”制度,放宽企业住宅(经营场所)登记办理条件,实现“一套材料、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站办结”,有效激发经营者投资创业的意愿。一年来,全县在业市场主体2676户,其中企业221户、个体工商户231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37户,年内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99户,其中企业33户、个体工商户36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112件。推进健康尼玛建设。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站能力提升、卓瓦乡等5个卫生院维修改造、藏医院硬化量化项目顺利推进。完成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改革,优化调整县乡两级医护人员,开展村医规范化培训,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持续开展全面健康教育宣传和免费健康体检,各类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

(四)以公正司法为保障,行稳法治之路。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宗旨。聚焦“公正与效率”为工作主线,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一年来,我县共收案205件,结案170件(民商事案件128件,审结113件;刑事案件10件,结案9件;执行案件67件,执结57件,执行到位资金4301.74万元);联合信用惩戒体系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人次,限制高消费9人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检护民生”工作要求,办理公益诉讼案件8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8件。不断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阅批信访文件10余次,阅办群众网上投诉、来信来访问题3次,落实党政领导坐班接访下访6次,落实领导包案2次,有效推动信访事项的办理进程,受理登记信访事项53批次,信访系统登记受理信访案件20件(均已实体性化解),源头排查信访隐患33件(在办件7件),化解率达86.79%。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研究制定出台《尼玛县关于全面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质化运行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尼玛县“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的实施方案》,公开招聘16名高校毕业生作为专职人民调解员,从“五老人员”“两代表、一委员”中精心选聘14名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进一步提升了调解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全县各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成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10件,调解涉及金额达521万余元,调解成功率保持理想状态。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新成立两个社区,将县城网格优化为2个,调整优化网格95个(其中综合网格91个、专属网格4个),配备网格长95名、专职网格员4名、兼职网格员306名、联户长961名。着力提升法治宣传效能。坚持把全民守法作为基础工程,大力开展“八五”普法,充分利用“法治宣传月”等重要节点,扎实推动“八五”普法规划走深走实,广泛开展“法律九进”活动。2024年以来,县普法办发放宪法、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法律援助法、环境保护法、行政复议法等宣传资料2.5万余份、宣传品7300份,接受现场群众咨询解答法律问题360余人次,受教育群众达3万余人次。组织全县寺庙教职人员开展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引导寺庙宗教教职人员牢固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举办5次全县“法律明白人”暨“学法用法示范户”业务培训会,为全县235名“法律明白人”统一制作和发放“法律明白人”宣传马甲。全面加强法治阵地建设,投入27.25万元在县政府楼、尼玛镇小康新居社区居委会和甲谷乡达热村委会建设法治文化阵地LED显示屏三个;投入35.97万元在文部乡建设法治文化广场1个,进一步畅通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为推动乡村法治建设和社会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县人民法院“尼玛琼琼”女法官工作室,联合家庭、学校经常性开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法治教育23次,受教育家长和师生达1600多人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培养30多名“小小法治”宣讲员,拍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宣传微视频4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年来,我县法治建设各方面工作虽然取得了新成效,但与上级法治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意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制度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法治人才队伍力量不足,专业能力欠缺。

下一步,尼玛县将持续深入推进“一规划两纲要”和“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党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全县法治建设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的目标任务,着力服务大局,积极担当作为,以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昂扬姿态,奋力谱写法治尼玛建设新篇章。重点聚焦以下4个方面。

(一)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保障。一是全县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的领导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及时研究解决影响法治政府建设的体制机制问题。二是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谋划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主动向党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三是全面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办好专题培训班、不断深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全力维护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一是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好“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及专兼职人民调解员,持续加大对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努力把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扎实开展“基层治理三年提升行动”,发挥专兼职网格员作用,落实“一统六联”“双报到”制度,深化“党建+网格+双联户+科技”模式,让人民群众真正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唱主角”,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打造多元共治局面。三是扎实落实全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重大自然灾害防治,完善防汛抗旱、地质灾害、草原防灭、地震等灾害防御体系,加强危化品、消防、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控。

(三)扎实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一是持续深入推进“一规划两纲要”和“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纵深推进法治阵地建设,持续实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法律明白人”培养、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二是深入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总抓手,重点加强对市场监管、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执法领域的日常监管,持续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三是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选派优秀司法人员到区内外跟班学习、挂职锻炼,提升业务素质能力,为法治尼玛建设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确保所有重大行政决策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必经程序,推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公开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依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二是全面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整合行政复议职责,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和人员力量建设,完善行政复议听证、调查核实、证据认定、案件审议、和解调解等规定,统一操作规范和法律适用标准。加大行政复议案件调解力度,提高案件调解率。建立政府主导、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参与的行政复议委员会。三是充分发挥法治督察督办作用,建立健全督导考核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法治建设考核方案,及时督促检查、跟踪问效,不断完善考评指标体系,以考核督察为抓手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新提升。

责任编辑:向巴次珍

主办:尼玛县人民政府 地址: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建设西路 电话:0896-3712830
网站标识码:5424300001 公安备案号: 藏公网安备 54243002000002 备案号:藏ICP备2021000016号-1
技术支持:西藏传媒集团